明德英(1911-1995) 女,漢族,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橫河村人。
明德英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,兩歲時因病致啞。全國抗戰爆發後,她在家鄉目睹了共產黨八路軍堅持抗戰、一切為了民眾的實際行動,從而對共產黨八路軍懷有深厚感情。1941年冬,大批日偽軍包圍了駐沂南牧馬池村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。11月4日,八路軍一名小戰士在反“掃蕩”突圍中身負重傷,被明德英機智救下,為他包紮傷口。當搜捕的日軍走後,傷員因失血過多,缺水休克,在周圍沒有水源的情況下,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傷員。隨後,她又和丈夫李開田傾其所有,收養傷員半個多月,使其康複歸隊。1943年,她又從日軍的槍林彈雨中搶救出八路軍山東縱隊軍醫處香爐石分所13歲的看護員莊新民。明德英救護八路軍戰士的情節,後被寫入小說《紅嫂》,編入京劇《紅雲崗》、舞劇《沂蒙頌》。沂蒙紅嫂用乳汁救傷員的故事隨之傳遍全國,家喻戶曉,明德英也被公認為沂蒙紅嫂的生活原型,贏得了人們的敬重和愛戴。解放後,她仍不忘愛黨愛軍,先後把兒子、女兒、孫子等送入子弟兵行列,體現了愛黨愛軍的沂蒙精神。國防部原部長-上將在探望她時,題詞“蒙山高,沂水長,好紅嫂,永難忘。”
[以上內容由" 像樣人"分享。]
同年(公元1911年)出生的名人:
陳祖蔭 (1911~1958) 江蘇省南京
姚福 (1911~1977) 山西省
李旭旦 (1911~1985) 江蘇省無錫江陰
施祥林 (1911~1988) 上海市崇明
包厚昌 (1911~1992) 江蘇省無錫 + 更多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》
同年(公元1995年)去世的名人:
黃誌遠 (1918~1995) 福建省寧德福安
潘棟選 (1924~1995) 安徽省宿州
雷紹典 (1917~1995)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
沈宗美 (1940~1995) 江蘇省徐州新沂市
林春育 (1931~1995)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
馬淑鸞 (1930~1995) 廣西自治區桂林七星區 + 更多公元1995年去世的名人》 下一名人:陳雄
明德英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,兩歲時因病致啞。全國抗戰爆發後,她在家鄉目睹了共產黨八路軍堅持抗戰、一切為了民眾的實際行動,從而對共產黨八路軍懷有深厚感情。1941年冬,大批日偽軍包圍了駐沂南牧馬池村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。11月4日,八路軍一名小戰士在反“掃蕩”突圍中身負重傷,被明德英機智救下,為他包紮傷口。當搜捕的日軍走後,傷員因失血過多,缺水休克,在周圍沒有水源的情況下,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傷員。隨後,她又和丈夫李開田傾其所有,收養傷員半個多月,使其康複歸隊。1943年,她又從日軍的槍林彈雨中搶救出八路軍山東縱隊軍醫處香爐石分所13歲的看護員莊新民。明德英救護八路軍戰士的情節,後被寫入小說《紅嫂》,編入京劇《紅雲崗》、舞劇《沂蒙頌》。沂蒙紅嫂用乳汁救傷員的故事隨之傳遍全國,家喻戶曉,明德英也被公認為沂蒙紅嫂的生活原型,贏得了人們的敬重和愛戴。解放後,她仍不忘愛黨愛軍,先後把兒子、女兒、孫子等送入子弟兵行列,體現了愛黨愛軍的沂蒙精神。國防部原部長-上將在探望她時,題詞“蒙山高,沂水長,好紅嫂,永難忘。”
[以上內容由" 像樣人"分享。]
同年(公元1911年)出生的名人:





同年(公元1995年)去世的名人:




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